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政策前沿   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新路

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新路

发表于:2017-08-15 关注 
大鹏新区成立五年多来,以改革创新为引领,走出了一条高端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并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破题探路,以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

  大鹏新区成立五年多来,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块沉甸甸的牌匾凝聚了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2年的90.2%提升到99.4%,污水集中处理率由不足10%提升到86.6%,生物、海洋、旅游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较新区成立之初分别上升233.33%、166.67%和65.6%,万元GDP电耗、水耗分别下降57.5%、31.1%。这些数据表明,大鹏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高端发展、绿色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美丽大鹏”行动让半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五年来,新区对222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实施最严厉的保护,探索建立环境治理机制和修复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保护新体系。

  新区对标三个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施“美丽大鹏”九大行动。整治25条河流,全面纳管459个排污口,河水水质明显改善;累计建成污水干、支管网351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了76.6个百分点;实施海岸带治理,近海水质实现100%达国家一类标准;开展海陆植被修复,投放珊瑚苗8800株、珊瑚礁49座,完成64个约30万平方米生态植被修复;淘汰转型低端企业169家,超过建区之初企业总数的60%;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率先在全市实现省卫生村全覆盖。

  “美丽大鹏”行动让半岛实现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也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于干部群众心间。东涌和坝光的原始红树林,在原村民的保护下,面积分别增加12公顷和23公顷;“杨梅坑盗采珊瑚”和“抹香鲸救助”事件中,环保组织、志愿者和当地居民发挥巨大作用;政府工程中,道路、管道为古树改道事件不胜枚举。在全国建立首个民间珊瑚保育站,被评为“国家海洋意识教育示范基地”。


  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破题探路


  作为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的大鹏新区,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利器披荆斩棘,破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种种瓶颈和羁绊。

  新区总结生态文明建设中遭遇的困难、瓶颈,顶层设计《大鹏半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5)》,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生态环境法治监管体制、生态补偿与资源有偿使用体制、绿色产业引导发展体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城区开发体制、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体制等六大领域实施34项具有先导性、实验性、开创性的改革举措。其中16项改革先行先试,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破题探路。目前,大鹏半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生态任期审计制、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体系、大鹏半岛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等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项目已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果。

  2017年,新区自加压力主动担当,对标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新增体现大鹏特色的6个改革项目。其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改革项目,将在全国率先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将在全国成立首家政府委托的生态文明慈善信托公益基金。新区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改革项目达到18项。


  以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


  以科技创新驱动实现绿色发展是大鹏新区的必由之路。新区成立以来,围绕“三岛一区”目标,加快生物谷核心启动区建设,超前布局配套产业空间,引进生物、生命、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世界级科技团队,加快科研载体建设和成果转化,初步构建起“一库、两园、多院”的科技创新驱动新格局。

  截至目前,生物谷已引进包括“DNA之父”詹姆斯·沃森、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美国三院院士伯纳德·罗兹曼等团队和项目。日前,全球首个腺病毒载体基因药物CMO国际平台,落户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将带动国际生物谷新一轮生物医药发展热潮。

  五年多来,新区累计引进生物企业52家、科研机构11家,形成“海洋、生物、旅游”三大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4%。2016年新区生物、海洋、旅游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较新区成立之初分别上升233.33%、166.67%、65.6%。“西有前海自贸区,东有大鹏生物谷”的东西两翼湾区经济发展增长极日渐成型。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