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管理办法   顺德区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

顺德区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

发表于:2021-06-25 关注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

顺府发〔2021〕4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属各部门,市垂直管理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和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2020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269.9亿元,拥有5万余家从事制造业的市场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347家。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9.2%,位居全国县域前列,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二是创新能力较强。2020年我区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3%左右,在国内外处于较高水平。全区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93项,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7.3%,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和汇聚,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优化。

  三是营商环境优越。我区致力于打造法治顺德、信用顺德,着力构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企业开办便利度和投资建设项目审批速度全国领先,形成了软硬件协同优化、涉企服务精准高效、产业发展支撑有力、营商优势不断增强的良好发展环境。

  四是区位优势突出。我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北接广州,南近深圳、香港、澳门等大湾区核心城市。随着“三环六轨联十镇、四铁十高通广深”1的开放型交通格局逐步成型,顺德与大湾区城市群的互联互通更加紧密,产业和创新资源的横向流动更加频繁,有效汇聚高端资源要素。

  五是发展空间充足。我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全力攻坚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宝贵的连片发展空间,规划建设两个超20平方公里现代主题产业城和10个平均超2000亩现代主题产业园,有力撬动产业、城乡、生态、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等高质量发展。


  二、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双区驱动”重大发展机遇,落实我省关于建设制造强省相关部署,贯彻我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作要求,充分用好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的宝贵空间,深入实施“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重点培育发展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轻工家居等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智能机器人、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数字创意、现代农业与美食文旅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谋划一批未来产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产业新增长极,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加快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产值年均增速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基本同步,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年均增速达10%以上,前瞻谋划的未来产业有所突破,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进入全国领先、国际一流行列,围绕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配置更加精准高效、上中下游衔接协同更加紧密有序、产业链供应链更加安全可控、价值链创新链迈向更高层级、产品(服务)质量更具全球竞争力,打造全球智能制造最集中、实力最强区域之一。


  三、发展重点

  (一)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1. 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空调、厨电、冰箱、热水器和清洁电器等领域,相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4家,拥有美的、格兰仕、海信家电、万和等龙头企业,家电总产量占全国15%,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80%以上。在传统优势领域稳步发展的同时,美容电器、保健护理电器、智能照明和智能消费设备等新兴细分领域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16年以来,本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7%,2020年达2789.9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产业集群向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发展,实现跨产品、跨品类互动,形成智能家居生态。“十四五”期间,产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超10%,质量品牌持续优化、附加值显著提升,到2025年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

  鼓励智能家电龙头企业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项目,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带动智能温控、节能、电热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投资、合作等方式加快智能、节能、健康、绿色、环保和个性化家电等新产品布局,加强与影音娱乐、智能安防、新零售等智慧家居场景跨界融合,带动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订单、设备、技术联网共享,促进产业链在线协同制造。实施家电质量品牌“双提升”工程,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智能家电信息安全、通讯可靠性、用户体验等测试评价和标准制定,引领产品质量提升。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完善交通物流体系,构建区域协同新机制,优化压缩机、电机、五金、模具等区域供应网络。

  2.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机械装备及配件领域,相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2家,拥有科达制造、伊之密、宏石激光、富华机械、威灵电机等“单品冠军”企业,在建材、塑料、锻压、木工、节能环保、印刷包装等10余个细分领域优势明显,与其配套的切削工具制造、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16年以来,本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2020年达2863.8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发展高端数控精密加工装备与激光装备产业,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布局,着力提升产业自配率,推动企业向装备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十四五”期间,产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超10%,到2025年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

  面向汽车、航空、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前瞻布局,推动数控精密和激光制造装备整机、激光旋切头、高端刀具、直线导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及产业化,推动自主装备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聚焦高速精密轴承、精密齿轮、高压液压元件和大功率液力元件等机械装备基础零部件,兼顾发展精密机械零件加工、金属表面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吸引优质企业在我区布局建设区域性总部、制造基地、供应链中心,缩短产业配套半径,提升综合成本优势。引导本地龙头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打造配套产业园,针对行业共性装备、系统与关键零部件等开展联合研发、联合采购。

  3. 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涂料、塑料制品、粉末冶金材料、包装印刷材料等领域,相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0家,聚集联塑等龙头企业,美涂士、德美化工、阿格蕾雅、巴德富等知名企业,以及莱尔科技、顺炎新材等细分行业“隐形冠军”企业,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6.4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产业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高端化、功能化、绿色化、节能降耗新产品开发。到2025年,培育产值超50亿元行业龙头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5家,打造超1000亿级产业集群。

  继续巩固涂料、保护膜等领域发展优势,加快发展磁性材料、高性能树脂、高端电子化学品等先进材料产业,高起点前瞻布局纳米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产业。引进和联动高水平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在产业前沿技术、先进工艺、核心装备、精密仪器设备和高端产品等领域突破发展。完善新材料技术质量鉴定和应用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2示范补偿机制,开展首试首用试点工程。创新材料产品质量和责任风险保险机制,促进先进材料、前沿新材料应用示范,带动产业突破发展。

  4. 现代轻工家居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家具制造、五金制品、纺织服装等领域,相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6家,拥有大自然家居、金纺、志达、炬森五金、东泰五金和悍高五金等龙头企业,以及牛仔服装、香云纱等纺织家居区域品牌,本地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较强,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9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产业集群规模增长、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生态完善,加快向品牌高地和精品制造基地跃升。“十四五”期间,产值年均增长8%,产业整体利润率明显提高,质量效益和综合优势显著增强,到2025年打造超700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突破一批重点智能生产装备、新型材料和先进工艺的短板弱项,推动纺织家居产品向轻量化、时尚化、高性能升级。探索开展产业专利导航,支持企业培育一批高技术专利,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工艺。鼓励开展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加快向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网络新零售等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持续开展产品微创新,增加绿色、健康、智能中高端产品供给。立足家具、五金、纺织服装等行业优势构建专业化贸易商圈,利用广交会、家具展等专业展会平台,打造细分领域全球研发设计中心、供应链服务中心、展览中心和品牌营销中心。

  (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 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拥有从关键零部件到本地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的完备产业链,是华南地区机器人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重要集聚地。全区共有超80家从事机器人生产或配套的企业,拥有嘉腾、隆深等一批细分领域本土龙头企业,库卡、发那科、ABB、安川、川崎等世界机器人巨头和盈合机器人、大族机器人等机器人骨干企业纷纷扎根顺德发展。本产业集群发展速度较快,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和特殊作业机器人2020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318%、249.6%。

  产业发展重点:实施“产业培育”和“应用推广”双轮驱动战略,推动产业集群规模壮大、技术提升、应用深化和生态构建,加快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发展,促进机器人在家电、陶瓷、纺织、家具等重点行业集成应用,打造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依托机器人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培育专业化系统集成商和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支持开展自动化组装生产线集成方案设计、安装、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一体化业务,鼓励开展切割、焊接、切削、磨抛、装配、喷涂等复杂应用工艺研究开发。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促进智能机器人在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广泛应用,鼓励企业在“机器换人”中采购本地机器人产品,探索融资租赁、

  机器人共享等新型应用模式。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盟、市场联盟和品牌联盟,围绕市场需求合力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引入转化和开拓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完善符合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满足电镀、喷涂、检测等产业发展共性需求。加快机器人小镇和美的库卡智能制造基地等重大平台建设,引入关键零部件、材料、系统集成等领域优质研发团队和生产企业,推动“强链”“补链”和集群发展。

  2.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电线电缆、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等细分领域,相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家,拥有瑞德智能、昇辉控股等骨干企业,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7.8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推动高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5G与智能终端三大领域加快发展,突破关键电子元器件薄弱环节,大力发展精密传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电控系统等细分领域工业软件。到2025年打造超500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开源芯片基地等重大产业载体建设,支撑带动一批优质企业、创新项目、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增强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引导企业加强芯片、制造设备、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等重点领域研发创新和项目布局,着力提升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的工艺水平、完整性和可靠性。鼓励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开发智能传感器与新型网络深度融合的新型电子产品,引导企业加强与智能终端、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产业协作,加快触控、体感、传感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发展层级。加强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横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对接协同,探索建设“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推进基础设施“智慧+”改造升级,加快5G宏基站、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势产业重点领域推进数字化转型应用试点。

  3.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医药制造、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相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2016年以来,本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20%,2020年达48.8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聚焦创新药及高端仿制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细分领域,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吸引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到我区设立生产基地、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孵化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到2025年打造超100亿级产业集群。

  争取国家、省、市在我区布局一批生物医药领域重大科技专项及产业化项目,积极对接全球高端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资源,力争在生物技术安全、生物医用材料、中医药传承创新、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学与干细胞、新药创制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完善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临床试验激励机制,争取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环节试行、告知承诺、定点使用等新机制,优化完善药品器械注册上市和推广应用制度,加快创新产品产业化步伐。促进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信息服务、研发外包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在监测预警、病毒溯源、新药筛选、防控救治等方面的拓展应用,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医疗”等新模式。

  4. 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工业设计与珠宝首饰领域。全区拥有工业设计相关企业664家,广东工业设计城、顺德创意产业园、广东家居设计谷等集聚4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70家设计类高新技术企业;全区珠宝首饰类相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拥有周大福、周生生、保发等龙头企业,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1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促进产业集群与制造、科技和消费深度融合,探索直播电商、小批量试制、众筹预售等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对接全球工业设计资源。到2025年,珠宝首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至400亿元,设计类高企增至100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较高成长性的骨干企业,打造全球工业设计高地。

  引导工业设计企业、珠宝设计企业与智能家电、电子信息、轻工家居等本土优势制造业协同发展,培育一批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设计企业和具有重大设计革新性的原创产品,扶持孵化一批年轻化、小而美品牌。充分发挥工业设计企业的技术集成优势,为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加快建设区域设计对接服务中心,探索构建CMF(色彩、材料、工艺)数据库、产品图谱库、设计项目案例库和生活方式数据库等。以举办世界设计大会为契机,推动设计企业与世界知名企业对接合作,打通全球设计资源,提升工业设计、珠宝设计全球影响力。加快培育、引进一批零售渠道和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强的“链主”企业,打造集设计研发、加工制造、销售及品牌合作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加快向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5. 现代农业与美食文旅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现状:本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扎实、竞争优势突出。202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6亿元,其中渔业产值76.6亿元、花卉等种植业产值20亿元;餐饮业商事主体19139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2020年实现营业额76.8亿元;拥有A级景区13家、星级酒店16家,202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9.7亿元。

  产业发展重点:推动农业走科技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加快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高附加值。加强“世界美食之都”品牌建设,线上线下联动激发美食文旅产业活力。到202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28亿元,餐饮行业营业额突破1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200亿元。

  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种业的重大机遇,支持农业企业针对“卡脖子”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培育渔业优良品种和花卉优质种苗。推动物联网、5G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落地应用,推广生态种养新模式、新技术,鼓励建设植物工厂、渔业工厂,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提升农产品价格影响力。联动其它世界美食之都城市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探索制定粤菜“顺德标准”,打造一批“有颜值、有文化、有烟火味”的餐饮集聚区,举办系列具有顺德特色的美食文旅节,扩大顺德美食的品牌影响力。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整合岭南水乡与休闲农业资源,探索建立规模化基地、特色项目和产业联合体平台,推动文旅产业向田园综合体、康养休闲综合体转型升级,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在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同时,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突出新技术驱动和新需求引领,力争在未来产业领域有所突破,促进产业链向更高端延伸拓展,支撑打造面向国际、国内一流的制造强区。聚焦“上天入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我区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力争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商用飞机及卫星关键基础部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盾构机械和工程控制装备、超精密机床和智能机床等“国之重器”细分产业领域突破发展,有效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带动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质的飞跃。聚焦“数智驱动”,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力争在量子通信、区块链、类脑智能、超高清视频显示等现代信息技术细分产业领域突破发展。聚焦“双碳引领”,抢抓新能源广泛融合应用机遇,协同优化能源消费体系和制造供给体系,力争在新能源电池、智能电网等现代能源细分产业领域突破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制造业强区建设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全局性工作,系统谋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健全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由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牵头单位会同相关配合单位,全面深入摸清我区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突破提升计划。鼓励有影响力的产业联盟、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成立产业集群促进机构,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用合作。建立健全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完善产业集群统计监测分析指标,对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镇(街道)予以通报表扬,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二)推动数字赋能。坚持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成体系大力推进。加强财政投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生态、技术、平台、应用、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赋能。到2023年,打造22个数字化示范工厂、40个数字化示范车间,推动1000家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4万家各类企业“上云用云”。

  到2025年,力争数字化转型各项主要指标显著增长,以“灯塔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企业群体持续壮大。

  (三)强化空间支撑。科学布局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发展。坚决打好打赢村级工业园改造总决战,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现代主题产业园。研究对符合产业方向、发展成效突出的产业园区给予财政奖补资助、分割销售比例等支持,促进高质量、集约化产业集群载体建设。坚持以“工改工”为主,积极探索推行“先租后让”“联合竞地”等弹性供地模式,创新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指标体系,加快提升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审批服务效率。

  (四)加大资金支持。发挥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撬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通过资本纽带构建上下游协作的产业生态圈。加强对区镇两级产业、创新等政策性基金统筹,探索建立与国家、省、市相关基金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支持。探索成立区战略性产业重点企业和项目金融信贷工作专班,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产业集群的融资倾斜力度。

  (五)优化企业服务。深入实施“三个一批”企业培育行动,完善企业增资扩产、技改、科技创新、股改上市、人才引进培育等精准服务体系。支持企业上规模发展,加强企业入库扶持力度,探索“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开展“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试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优化24小时企业服务平台全时全域服务模式,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919人才工程”,建立完善人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面向全球引才聚才,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全力推进“百万技工大培训”行动,提升一线技工职业技能,推动产品高质、企业运行高效。整合省质检院顺德基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电研华南科技服务基地、顺企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

  2021年6月15日

相关附件: